“魔鬼鱼”这种大家伙,其实是个温柔的怂货

蝠鲼[fú fèn]绝对是一种令人过目不忘的鱼类,宽阔而扁平的菱形身体拖曳着一条纤细的鞭尾,硕大而又轻盈的身姿如魅影般掠过。这一仿佛来自外星球的物种,让人不由得心生恐惧,因而也被人们称为“魔鬼鱼”。

“魔鬼鱼”蝠鲼 。图片:imgur.com 
古老而怪异的大鱼
蝠鲼是一类十分古老的软骨鱼,属鳃板亚纲鳐总目的鲼科,传统分类上“蝠鲼”通常包括蝠鲼属Mobula)和鬼蝠属Manta)下的十多个成员。近年人们依据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,已将这2属11种蝠鲼合并为蝠鲼属下的8种
群游的褐背蝠鲼(M. tarapacana)。图片:Franco Banfi / minden pictures
鬼魅的蝠鲼在水中游曳的身影好似夜空中盘旋的蝙蝠,因此得名“蝠鲼”,此外它们也被称为鬼蝠devil ray或毯魟[tǎn hóng]manta ray。常见的蝠鲼包括双吻前口蝠鲼、阿氏前口蝠鲼以及今天日历上的日本蝠鲼(Mobula japanica)等等。
日本蝠鲼(M. japanica)。图片:Christopher Swann / minden pictures
印度洋、东大西洋和东太平洋都能见到日本蝠鲼的身影,它们和其它种类的蝠鲼一样,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。蝠鲼们不像多数鱼类那样具有纺锤形身体,宽大肥厚的三角形胸鳍和背腹部构成了扁平如盘状的身体;蝠鲼的尾鳍短小,尾端细长如鞭;头部前端的两侧,由胸鳍分化出的一对突出的“头鳍”,是蝠鲼最显怪异也是最经典的特征。蝠鲼吐出的一对“头鳍”。图片:Claudio contreras / minden pictures
日本蝠鲼的背部呈深灰蓝色,腹部灰白色,头部有一道连接双眼的黑色带,头鳍银灰色尖端有黑斑。总体说来,蝠鲼的背部多为黑色或灰蓝色,腹部灰白色,周身夹杂有深浅渐变的斑块,从水中看去,简直就是恶魔系的配色。
幽灵一般的配色。图片:dailymail.co.uk
蝠鲼巨大的胸鳍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点类似于鸟类的翅膀,它们能依靠胸鳍的扇动在水中自在游曳。两片胸鳍尖端的间距称为“翼展”,即为体宽,可以被用来衡量蝠鲼的体型,通常雄性蝠鲼的体型略小于雌性。
双吻前口蝠鲼和搭便车的短鮣[yìn]。图片:Jordi Chias / minden pictures
日本蝠鲼平均体宽2.3米,最大可达3.1米;双吻前口蝠鲼是蝠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种,体宽平均4.5米,最大的个体记录达7米,体重超过1.3吨,简直就是庞然大物。
上世纪30年代捕获的巨大蝠鲼。图片:imgur.com 
滤食为生的温柔大鱼
蝠鲼是一种大型的热带、暖温带海洋鱼类,浅水珊瑚礁周边或深海水层都有它们摇曳的身姿,它们时常几条聚集,偶尔也会形成特别庞大的群体。它们中的一些喜欢远离海岸随着洋流“旅行”,迁徙到富含养分的水域,寻觅着食物的踪迹。
成群游动的蝠鲼。图片:imgur.com
庞大的身躯、怪异的外形和黑暗系的配色使得蝠鲼充斥着令人生畏的气质。事实上,蝠鲼是非常温驯的鱼类,它们几乎没有领地意识和任何攻击性。与海洋中许多温柔的大块头们一样,它们的主要食物是一些身形微小的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。
阿氏前口蝠鲼(M. alfredi)在吞食浮游生物。图片:Doug Perrine / minden pictures
蝠鲼们会相互协作,环绕着浮游生物或鱼群缓缓游动,将猎物们驱赶聚集成一个密集的群体,再“大快朵颐”。蝠鲼摄食时会张开大嘴让海水流入口中,角质化的鳃耙形成一道道羽状鳃板,滤去海水、留下食物。蝠鲼头前那一对怪异的头鳍可以自由转动,能够驱赶和引导猎物们进入口中。双吻前口蝠鲼享用“旋转寿司” 。视频:National Geographic
蝠鲼在捕食小鱼。图片:Doug Perrine / minden pictures
蝠鲼多数时候安静优雅,但有时也会上演“凌空出世”般的飞行绝技。它们在水中不断盘旋上游,接近水面时用力扇动双鳍、高高跃起,如同自由飞翔的鸟儿。有人认为这是雌雄蝠鲼上演的调情舞蹈,但更合理的推测是它们在摆脱寄生虫和死皮的困扰,毕竟水中的大块头对寄生虫而言,就如同是一座移动的自助餐厅。
跃出海面的蝠鲼。视频:BBC One – Shark, Episode 2
蝠鲼拥有鱼类中最大的脑容,是智力表现最出色的软骨鱼。它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,有些个体会被潜水员的气泡所吸引,喜欢和潜水者们同游,甚至十分享受被人类触摸。它们展现出了很强的认知能力,有报告显示,它们曾主动找人类帮助割断缠在身上的鱼线。这位海中“扁蝠侠”表现相当出色。绘图:翼狼Elang 

难以左右自己的命运
蝠鲼不像多数鱼类那样一次产出成千上万的鱼卵。它们属于卵胎生,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后吸收卵黄囊的养分,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从子宫液中获取蛋白质和脂肪等养料。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,小蝠鲼便会脱离母体,不久就能独自生活。多数蝠鲼的寿命能达到几十年,但它们的种群数量却增长缓慢。因为蝠鲼平均需要生长6~8年才能达到性成熟,每2~3年才能孕育产下一条幼鱼。
跃出水面萌萌的芒基蝠鲼(M. munkiana)。图片:Mark Carwardine / minden pictures
某种程度上,无论是兼捕还是针对性捕捞,对于蝠鲼的种群数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,人类的渔业活动已成为蝠鲼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蝠鲼游速缓慢,渔民手持简易的鱼叉就能轻松将它们捕获;在很多地区,蝠鲼仍是渔民们维系生计的鱼种,人们食用它们的鱼肉和脂肪。然而,因为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,蝠鲼才真正地走向了万丈深渊。
渔民在捕捉蝠鲼。图片:nationalgeographic.org
蝠鲼被割下的鳃耙。图片:mantatrust.org
蝠鲼在中国俗称“膨鱼”,它们鳃耙的干制品被称为“膨鱼鳃”。由于传统医学中“稀奇之物必有神奇之效”等错误观念的影响,一些人认为膨鱼鳃(尤其是大型的双吻前口蝠鲼和阿氏前口蝠鲼的鳃耙)具有保健和药用的价值,坚信它能缓解神经紧张、失眠、甚至可以治疗癌症和不孕,然而这一说法从未被科学证实。相反,由于蝠鲼长期的滤食行为,富集在鳃耙上的重金属使得膨鱼鳃不仅无法治病,甚至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。
人们所谓的“膨鱼鳃”。图片:the-sun.on.cc
据国际野生救援协会(WildAid)统计,全球九成以上的蝠鲼交易发生在中国,过去的二十年里,膨鱼鳃的交易量成倍增长,而蝠鲼野外的种群数量仍在下降。国际自然生态保护联盟(IUCN)已将双吻前口蝠鲼和阿氏前口蝠鲼列为“易危”级别。希望这个在恐龙时代就游曳于大海中的温柔大鱼,不会因为人类的愚昧而灭亡。

潜水者和巨大的蝠鲼同游。视频:Caters Clips / youtube